接地气这个词儿,大家不仅熟悉,而且也经常用到。
比如说,某某人或者事情是贴近群众的,那就叫做接“地气”。
最近老有朋友对我说,我们的演讲要接地气,要真实,要与听众产生共鸣,其实我对此理解不深,我尝试去说真实的东西,我尝试去生活化表达,但都不尽如人意,到底如何才能接地气呢?我不断的思考着,直到这两天看了柴静写得书《看见》,我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书中,柴静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他她刚进入央视的时候,她很努力,也很善于学习,所以她做了很多的节目,并且这些节目收视率都不错,很多都获得了奖,可是台里领导却总是说她所做的节目不接地气,直到后来,他去新疆做了一次关于地震的采访,改变别人对她的认知,
在地震现场的经历,让她获得了真实的思考,让她感悟到了灾难中的人性各方面,这些经历触动了她的内心,她找到了追求真实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她更加明白了接地气是什么?那就是自己亲身实践去感受,去经历,去思考,才能收获接地气的东西。
古人说,大彻才能大悟,更说只有经历了重大的挫折,人才能获得根本性的成长,这无疑都在告诉我们要去经历,要去感受,这样才能真实,这才能真正的接地气。才能说出产生共鸣的真实话来。
所以,所谓的接地气是什么?就在于你是否真是的去经历过,感受过,当你经历过,感受过,大彻大悟过,那说的话一般都是接地气的,做的演讲也是接地气的演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sw2013#qq.com(#换成@)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