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地上我们用公里来测量长度,那在海上为什么要用海里呢?陆地和大海的单位长度有所区别吗?
我们日常熟悉的长度单位为“米”和“公里”,但在海上却用“海里”来形容长度距离。“海里”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一般来讲,我们在陆地上测量物体长度就用测量尺寸,或者寻找参照物。这在陆地上也比较容易实现。但在大海上,参照物特别少,唯有船、海岛、飞鸟等。且因为这些参照物不是静止不动的,那就很难做到和在陆地上测量。另外,海上的波浪翻滚,人们不能完全控制速度,从而就诞生了探寻海上测量的想法。
公元前5世纪,在前人航行的时候就发现了海平面是弧形的,那个时候已经推测出地球不是平的,是一个球形。16世纪,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航海仪器测量除了大海的经纬度。这个时候地理上的经线圈等概念就出现了。熟知地理的小伙伴都知道,地球上任意一点穿过南北极就表示是一圈,一圈是360度,1度分成60份,1份就是1分。这1分就是1海里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有点像橄榄球。那么计算海里的时候,在不同的位置计算出来的海里距离有时候也会不同。海里和公里有什么不同?我们有时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为了方便理解,会把海里转化为公里。其实海里和公里并没有出现什么明确的区分,只要能让大众能理解到长度和距离,用海里和公里都是可以的。
从经线圈概念来理解海里,那到底1海里转化成公里是怎么转化的呢?1海里究竟是多长?
经过前人探索,海里的概念诞生了,那到底1海里是多远的距离?这就要涉及到米制的概念。我们先来看看1米的长度是多少?经过前人科学家不断探索,利用光速来定义1米长度。那就是1米长度相当于光在真空直线行走的299792458分之1秒的距离。接着我们再来结合经线圈来换算一下。假设巴黎的经线是北极到经线圈的1/4.那经线圈长度就是4千万米,也就是4万公里。根据海里定义,那么1海里等于4千万米除以360再除以60.得出的结果是1852米。这里就能算出1海里等于1.852公里。但又因为地球不是标准球形,所以如果不同纬度那么1海里距离就会存有差异。
例如赤道区域的1海里大约是1.843公里,然而在两级区域1海里就是1.862公里。但在国际使用上,采用但是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上的标准。最终我们确定1海里就是1.852公里。海里的诞生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其实目前因为时代的发展,测量大海长度宽度和距离的工具已经被研发出来。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声波探测和飞行探测等技术。现在只需要用一个航海记录仪就可以测算出船只航行距离和速度。传统的海里计算方式就显得不够先进,但不能否认技术的发展也是从前人智慧灵感而来的。
虽然现在要测量海里非常简单,那在没有海里测算的时代,海上航行是如何测量的呢?
没有先进的GPS,古代的人们只能在近海航行,通过岸上的参照物来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但因为人们的冒险精神和征服欲,想要去探索远洋,于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现了可以通过白天观测的太阳光高度角和晚上的北极星来确定船只纬度。这样也就慢慢诞生了测量仪器。历史上,中国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就是带着航行仪器测量,而如果想要计算海里,那么就需要使用六分仪器来确定船只的位置,也就是经纬度来换算成海里。
六分仪器是手提式的测角仪器,可以用来测出目标的方位角和距离。利用它测出两个目标间的水平夹角和垂直夹角,就可以测出天体高度,就此查找天文历,就能得出天地的地理位置。在这个基础上再测量出船只位置,得到船只位置后,再用海里定义的计算方式换算就可以算出海里了。六分仪的原理其实是牛顿提出来的。早在1932年代时候,英国海军海上测量的角度是90度,该仪器被称为八分仪。而到了1757年,有一个叫约翰的船长把测量夹角提到了120度,就变成了现在的六分仪。
但如今六分仪的测量夹角变成了144度,只是名字没有变。六分仪仪器简单好用,不受区域限制,即便目前科技发达,依然被现代海军所使用。从海里的概念出发,到发展航海测算仪器,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sw2013#qq.com(#换成@)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