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是由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加上活期存款(Ml),再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构成,反映了经济中的购买力。
经济学的概念定义:
M0=流通中的现金,整个银行体系之外的企业,个人拥有的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M1)=M0(现金)+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
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通过M2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M2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标志,反映了社会总需求情况和通货膨胀压力情况。
货币供应增速与房价上涨有明显相关性。(M2增加也就是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增加,这个时候钱多了。可能会带来通胀,老百姓担心自己钱因为通胀所以不值钱了(购买力下降),所以房地产这类的而固定资产就会收到追捧,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也有钱了,就会开始囤地,使得土地价格上升)
在我国,根据流动性由易到难划分,(广义)货币大致上可以这样划分:
M1=M0+活期存款(货币市场),
M2=M1+信贷(实体经济),
M3=M2+股票(债券)(股市和债券市场)
M4=M3+房地产(房地产市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sw2013#qq.com(#换成@)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